當前,整個行業依然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:裝備制造業需求不夠強勁,機械行業訂單需求也持續疲軟,全球經濟依然不景氣等。然而,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時,還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,那就是市場需求始終從未走遠。德國等國外機床企業依然虎視眈眈,將中國用戶作為最重要的市場。半年來,不斷有企業接到大訂單是更有力的例證。
秦川格蘭德公司先后拿下一汽解放、紅巖汽車等企業的磨床訂單,僅前5個月就實現銷售收入5500萬元,而5月底又接到了近千萬元的合同;寶雞機床雖然產品單臺售價大幅提高,但前4個月的機床發貨量就達到了2000多臺;普什寧江成功簽訂超億元的精密加工中心和FMS合同;寧波艾格瑪雖名不見經傳,但一個月前訂單就已排到了8月份……
長期饑腸轆轆的痛苦自不待言。但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也一再證明,需求依然存在,關鍵是如何轉變思路找到敲門磚。馬云說,哪里有抱怨和投訴,哪里就有商機。這話雖然是針對創業者說的,但卻啟發我們,只有認真研究用戶的需求和困難,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用戶的難題,真正做服務型企業,才能贏得機遇的垂青。實際上,那些不愁訂單的企業,正是因為掌握了這一真滴才在危機中成功上演逆襲。
當“轉型升級”開始成為老生常談,當市面上的各種所謂的“高端設備”開始泛濫,那些真正做到高精度、高效率、高可靠性的產品才是用戶最需要的。因此,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研究目標用戶需求、以不變應萬變,效果要比怨天尤人好上百倍。
沒有人能夠真正戰勝你,也沒有人能真正拯救你。在困境面前,觀望、等待只能貽誤戰機,苦干、巧干才能徹底走出陰霾。所以,尋找突圍之路并不困難——它正在你的腳下。